首页 > 诗文 > 纳兰性德的诗 > 虞美人·残灯风灭炉烟冷

虞美人·残灯风灭炉烟冷

[清代]:纳兰性德

残灯风灭炉烟冷,相伴唯孤影。判教狼藉醉清樽,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。

难逢易散花间酒,饮罢空搔首。闲愁总付醉来眠,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。

虞美人·残灯风灭炉烟冷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灯残风灭,香炉之烟也已经变冷,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。情愿喝得酩配大醉,借清酒来麻醉自己,问世间醒眼的是什么人。

相聚难离别易,唯又离别之时的酒宴,喝完之后独自搔头。闲愁总是交付喝醉来入眠,只害怕醒来时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。

注释

虞美人:词牌名,此调原为唐教坊曲,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,因以为名。双调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。

炉烟:熏炉或香炉之烟。

判:情愿、甘愿、不惜之意。清樽(zūn):酒器,借指清酒(清醇之酒)。亦作“ 青樽 ”。亦作“ 清罇 ”。

醒眼:清醒之眼光。

花间酒: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。

搔首:以手搔头。焦急或有所思貌。

参考资料:

1、(清)纳兰性德著;聂小晴注译.纳兰词全编笺注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3.08:第220页

虞美人·残灯风灭炉烟冷创作背景

  康熙二十年(1681),顾贞观正在京城,逢母丧欲南归无锡,这首《虞美人》,即是写在与知己分别之后。

参考资料:

1、(清)纳兰性德著;何灏等注析.纳兰词:长江文艺出版社,2014.09:第174页

虞美人·残灯风灭炉烟冷鉴赏

  “残灯风灭炉烟冷,相伴唯孤影。”起笔便是一副凄凉孤寂之境。夜风骤起,吹灭了摇曳的灯火,香炉里的烟灰早就凉透了。一阵风将房间里唯一的光明和温暖,不由分说地夺走了,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影子,伴着孤零零的词人。

  “判教狼藉醉清樽,为问世问醒眼是何人?”既然无人作伴,只有清酒陪伴自己。纳兰所说的“醒眼”之人,便是屈原这般不随波逐流,英雄式的理想主义者。纳兰又何尝不是在以屈原自喻。身边小人对权势趋之若鹜,纳兰始终冷眼以对,保持高洁之心,只是,这样一人对抗千军万马的日子,多么的孤单,多么的凄凉。

  “难逢易散花问酒,饮罢空搔首。”纳兰心事无人知,只有友人顾贞观懂他,但是相聚之日不多,不能时常与纳兰互诉衷肠,饮酒作诗。纳兰不住地叹息,别离漫长,相逢苦短,知己已去,剩自己一人面对这早早散了的宴席。酒喝光了,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。

  “闲愁总付醉来眠,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。”这句写得无限凄凉。既然闲愁萦怀,难以排遣,就让酒来麻醉它们吧,然后,再麻醉我自己,换得一时的安稳睡眠。可是醒来之后依然孑然一身,依然愁绪满怀、怕是又要到酒杯面前,喝得大醉一场。

  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友人顾贞观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当时身世的无奈,情真意切。

纳兰性德简介

唐代·纳兰性德的简介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
...〔 ► 纳兰性德的诗(218篇)

猜你喜欢

和家字韵呈同社诸公

宋代廖行之

平生四海鲁东家,貌敬谁能礼有加。

试问离歌谈狗曲,何如艳曲唱山茶。

送客归闽

明代张弼

白雁风高秋气凉,画船渺渺旆央央。张翰江上莼偏美,陶令篱边菊正香。

稽首不胜恩浩荡,推冠一任鬓沧浪。何时骑马来寻访,榄叶阴中吸荔浆。

赤岸道中呈斯远

宋代赵蕃

小雨洗红叶,青山舒白云。

秋风有奇处,我友得平分。

游南薰亭

明代陈琏

桂林名胜地,台观迹多陈。空馀南薰亭,屹立漓水濆。

使君喜登临,从游有嘉宾。拂石坐紫苔,援琴鼓南薰。

颂古三十一首

宋代释如本

一波才动众波随,汩没尘寰几个知。

突兀须弥横宇宙,纵横妙用更由谁。

栖贤山居十首 其三

明代释函是

潦倒一枝筇,逍遥十里松。偶逢犊鼻叟,同听石溪钟。

骤雨不出谷,晴云隐乱峰。忽然残照起,犹见金芙蓉。